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应进一步提升对IPO企业问询的广度与深度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09月15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8月份至今,多家北交所拟IPO企业更新了动态,其中既有披露问询回复的,也有披露审核问询函的。整体而言,审核问询呈现出向纵深推进的态势。笔者认为,对于拟IPO企业而言,有必要进一步提升问询的“广度”与“深度”,以便让一个更加透明的拟IPO企业呈现在市场面前。

审核问询是一家企业上市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多年的案例和经验来看,拟IPO企业披露的IPO申请文件,只能让市场看到一家企业的“大概情况”,许多更加深度的问题,以及某些不为人知的问题,市场通过IPO申请文件是根本无从知晓的。也正因为如此,沪深北交易所的审核人员需要从IPO申请文件中发现蛛丝马迹,并向拟IPO企业展开问询。

IPO申请文件不能反映拟上市企业的全貌,这在市场中早已形成了共识。比如在证监会发起的对拟IPO企业现场检查活动中,为数不少的被抽中企业出现“一查就撤”的现象,从侧面说明,相关被抽中的企业根本经不起现场检查。反过来讲,这也说明相关企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客观上,这也更凸显出开展IPO问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多年来拟IPO企业撤单情况看,有递交IPO申请文件后主动撤单的;有因被抽中现场检查而不得不“主动”撤单的。此外,在遭遇问询后,最终不得不撤单的也大有人在。其中,因问询发现了拟IPO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相关问题又无法解决,进而撤回IPO申请的亦不在少数。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上市所经历的过程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早期对企业进行审核时,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问询程序。IPO企业上会(发审委会议)审核,发审委委员的投票直接决定其“生死”。结果往往只有两种:要么通过,要么否决。

而后来的上会审核,出现了“有条件通过”的现象。即相关IPO企业的上市申请,没有被否决,只要在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后,将会获得证监会的IPO批文。

从IPO企业审核最初只面临两种结果,到后来出现“有条件通过”的三种结果,以及如今普遍出现的审核问询,既是市场进步的体现,也为企业上市创造了更加灵活与宽容的空间。

与资本市场多年来不断进步一样,IPO审核问询无疑也处于进步之中。此前,IPO审核问询更注重拟上市企业的业绩与成长性。如今,这一格局早已发生改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业绩的可持续性,以及募投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三个方面已成为问询的焦点。

笔者认为,一家企业既然要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那么理应成为一家“透明”的公司。即该企业不应存在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而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IPO申请文件进行主动披露;二是通过审核问询进行被动披露。要让一家企业主动披露全部信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笔者认为还不太现实,那么审核问询将是最后的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提升审核问询的广度与深度就显得更有必要。

比如在广度方面,问询不应再局限于上述的“三个方面”,像企业负债解决方案、存货积压风险、人员流动、核心技术与专利、股权代持等,都应该属于问询的内容。再如在深度方面,许多拟上市企业在现有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形下,仍欲募资扩张,那么其产能利用率、产能消化情况以及产能消化风险等,应成为问询的重点。

总之,通过提升问询的广度与深度,能够更好地发现拟IPO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能让一个更加“透明”的企业呈现在市场面前。这既有利于让市场自行选择,也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