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养生需遵循防寒防燥、收敛阳气的核心原则,重点保护呼吸道、关节及心血管健康,通过饮食温润、起居保暖、适度运动及情志调节应对深秋气候特点。
饮食原则
饮食以“滋阴润燥、温补脾胃”为主:
1. 宜食:银耳、百合、山药、莲子、芝麻、蜂蜜、梨等润燥食材;鸭肉、鸡肉、豆类等温补蛋白质;根茎类如南瓜、莲藕补充膳食纤维。
2.忌食:生冷、辛辣(如辣椒、花椒)及油腻食物,减少白酒等发散之品。
3.推荐食疗:银耳莲子羹、百合粥润肺养阴。姬松茸鸡汤(姬松茸、莲子、百合、鸡肉)增强抗寒能力。 黑芝麻糊或杂豆粥(红豆、黑豆、薏米)滋补肝肾。
起居与运动
起居:早卧早起(建议22:30前入睡),保证睡眠;重点保护颈、腹、足部,避免受凉;室内湿度保持50%左右,定期通风。
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每日30分钟至微汗;避免剧烈运动伤阳气,时间宜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疾病预防与情志管理
1.常见病预防:呼吸道疾病:佩戴口罩,按揉列缺穴缓解咽干。 关节疼痛:艾灸委中穴或热敷,使用护膝保暖。 心血管问题:监测血压,避免清晨剧烈活动。 脾胃不适:艾灸足三里健脾胃,忌生冷饮食。
2.情志调节:每日晒太阳20分钟,听轻音乐、深呼吸缓解悲秋情绪;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