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应强化对财务造假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10月13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近日,*ST元成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及实控人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2020年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等。公司还披露了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笔者认为,对财务造假也应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A股市场财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尽管监管处罚持续加大,但部分市场主体依然铤而走险。本案并非孤例,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一是造假时间跨度较长,连续三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二是造假手段具有隐蔽性,通过虚增特定项目成本产值、不及时如实追溯调整等方式实施;三是造假行为与再融资活动挂钩,非公开发行依托造假数据。

按照交易所上市规则,2020年度及以后年度,若公司连续三年财务造假,将构成重大违法行为,交易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本案未来大概率正式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及有关责任人或将受到严厉处罚。但投资者也将因公司强制退市而遭受损失,而追究民事赔偿又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因此,除了对财务造假的事后追责,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也非常重要,财务造假治理关口需前移,从源头减少重大违法行为的发生。对此,笔者建议:

一是事前预防需筑牢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双重防线。财务造假的滋生,往往源于公司内部治理失效和外部监督缺位。公司内部治理需着力破解一股独大或内部人控制导致的治理失衡。上市公司内部须建立一套能够穿透至业务单元、覆盖全部重要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重大项目合同评审、成本核算、资金支付、收入确认等关键环节的刚性约束,确保财务数据源于真实、合规的业务活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独立董事不能仅满足于程序性合规,而需深入理解公司业务实质与关键风险点,对异常交易和财务信息保持高度职业怀疑,并敢于对存疑议案投反对票或公开表达异议。

从外部监督来看,应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实质性提升审计质量,突破传统的账证核对,大力推广“穿透式审计”。对于上市公司重大、异常项目,审计程序应努力穿透至交易对手方,核实交易实质及资金流水的真实性,有效识别虚构交易链条。保荐机构在上市公司持续督导期间,其督导工作应与公司日常经营和财务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公司规范运作。

二是事中控制需加强日常监管与动态纠偏。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重大项目的动态监管,可考虑建立上市公司重大项目“备案+跟踪”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对合同金额或预算投入超过净资产一定比例(如10%)的重大项目,在立项、关键节点、竣工结算等阶段向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备案基础信息。监管部门可对项目进度报告、资金流向与财务报告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项目进度与财务收入确认严重背离、成本核算逻辑异常等情况的,及时启动监管问询或现场检查。对拒不配合或问题整改不力的,可依法采取暂停其再融资、并购重组、大股东减持等监管措施,形成有力约束。

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纠错机制。应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定期审视财务信息质量,严格执行财务报告内部自查自纠机制,一旦发现会计差错,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更正公告,说明差错原因、影响及整改措施。监管部门需对上市公司发布的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进行重点复核,将会计差错视为重要的监管线索来源;对利用差错更正继续“粉饰”报表、隐瞒真相或规避退市标准的,从严认定责任并予以处罚。

要完善财务造假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财务异常监测模型,对营收、利润等指标波动超出行业均值的公司自动发出预警。同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投资者、媒体参与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监管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监督格局。(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