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编号:CZG42025045
二、项目名称:贵池区乌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三、中标信息
供应商名称: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池州市规划勘测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9号(联合体成员: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清风西路125号)
中标金额:2880000.00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服务类 |
名称:乌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服务范围:按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开展乌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编制、权属调整方案编制、整治区内1:1000地形图测绘。实施方案编制以乌沙镇为整治区,涉及14个村庄,共90.82平方千米。整治区域涉及的建设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乡村风貌提升及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导入、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服务要求:1.实施方案编制:(1)农用地整治: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的前提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统筹实施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质量提升和生态化改造,将山上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果树苗木逐步上山上坡,将河道湖泊内的不稳定利用耕地逐步调出,实现布局优化。①优化农用地布局:针对耕地布局零星、破碎、散乱、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耕种等情形,聚焦田块合并、零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建设内容,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造,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情形,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通过异地置换方式,引导园林地“上坡”、耕地“下坡”,优化耕地、林地等布局;通过综合整治,逐步调出河道湖泊内的不稳定利用耕地,推动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②提升耕地质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等工作,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中不断提升耕地质量。针对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配套不完善,农机作业条件差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问题,采取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工程配套措施,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针对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间作轮耕等方式,提升农田地力,推动低产田变高产田。③实施农田生态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应综合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对于灌排沟渠,宜采用生态化护坡等措施;对于田间道路,因地制宜采用泥结石、砂石等材料。(2)特色整治:为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作用,挖掘农耕文明元素和乡村民居特色,保护历史文化与乡愁乡韵,结合优势资源禀赋,强化乡村产业建设导入,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①赓续农耕文明:通过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加强风貌管控等多方面措施,推动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注重挖掘农耕文明元素和乡村民居特色,保护体现村庄特色的田园风光,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建设等空间布局关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保护要求,避免村庄土地平整、机械耕作和产业设施建设等行为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③注重产业导入:以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乡村优势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①投资估算:按照项目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整治工程、拆迁安置成本、运营维护成本、财务成本等预期发生的费用进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方法、标准等,编制投资估算表,估算标准按各行业既有规定执行。②资金筹措:说明资金筹措的原则,明确项目资金来源、路径、金额等,分类说明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区分上级转移支付及本级投入)、政策性金融、专项债券投入、社会资本引入等情况。③项目融资及债务清偿能力分析:需要融资的项目开展融资及债务清偿能力分析。分析是否引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情况。④资金平衡分析:界定项目期限、投资回报期限等进行财务估算,说明项目预期产出,明确项目预期收益的来源和路径,包括导入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村镇产业园区开发经营、乡村文化旅游、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交易、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交易、土地流转、粮食增产、乡村存量资产盘活、特许经营权、生态补偿资金等收入。说明项目支出的内容,包括建设投资、工程成本、运营维护费用、经营成本、财务成本等。开展财务估算和效益分析,编制资金平衡分析表。简要说明资金风险评估,压实项目成本等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2.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1)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必要性:对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包括集中连片程度提高、零星图斑减少、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生态改善等。(2)拟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地块情况:说明拟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的图斑数量、面积、质量等别、地类、权属、分布、坡度和粮食等农作物种植利用等情况。(3)拟调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情况:说明拟调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的图斑数量、面积、质量等别、地类、权属、分布、坡度和粮食等农作物种植利用等情况。(4)永久基本农田调整预期成效:比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前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集中连片程度等的变化情况,分析调整的预期成效。3.建设用地整理:①优化建设用地布局: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零星、破碎、插花的建设用地地块实施统一整治,通过复垦、归并等措施,对建设用地进行空间位置调整、地块整合,形成集中连片的建设用地,促进集约利用。通过整治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助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加速城乡融合发展。②开展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村庄建设用地整理主要涉及旧村改造更新、集聚发展建设等类型。在确保县域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允许优化村庄用地结构和布局。③推进废弃工业用地复垦利用: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统筹推进废弃工业用地复垦利用。对纳入整治区域内责任人灭失的历史遗留废弃工业用地,开展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文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等调查和复垦潜力评估,综合分析其区位条件、损毁程度、周边水土资源禀赋和权属性质,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的原则,整治后产生的新增耕地、建设用地和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统筹使用。④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于整治区域内的城镇低效用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明确整治和再开发的目标、任务、时序、空间布局。围绕解决存量建设用地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问题,对整治区域内认定的低效用地地块,通过规划引领、土地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措施,在城乡融合发展等区域,整治盘活低效用地,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4.权属调整方案:(1)土地权属现状:说明项目整治区内各类权属的现状情况,包括各类型权属的面积、土地类型等,并说明土地权属界定是否清晰无争议。(2)土地权属调整可行性分析:说明整治区域涉及土地权属调整情况。说明需调整的权属类型、调整规模、位置、具体宗地及相关权利人等情况,分析调整可行性。权属类型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3)土地权属调整原则和依据:阐述权属调整原则和依据。(4)土地权属调整内容:说明权属调整领导小组成立情况,领导组的组成,领导组承担的工作等。说明对土地权属现状的调查。内容包括权利人或实际使用人及类型、权利性质及来源、位置、面积、用途、使用期限、共有情况等基本权属状况。权属是否存在争议,争议的解决情况。调查土地权属调整意愿,包括对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整意愿调查和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整调查等。说明土地权属调整主体组织项目区内各方参与权属调整所达成的协议。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类型、调整范围、调整方法和时间安排。项目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或村委会,将项目区内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属意愿调查结果、权属调整原则等进行公告,公告的形式、时间,如有异议的异议处理情况,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部门批准同意情况。(5)土地权属调整异议处理:土地权属调整过程中存在异议的,需说明异议处理的原则、程序、方法和结果。5.生态保护修复: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为目标,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联通性、乡村肌理格局以及基层群众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协同开展生态空间优化、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①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对于已经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现状耕地,除集中连片的梯田和与生态保护对象共生的耕地外,可通过异地补划的方式,逐步调整到生态保护红线外。可将已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原有零星建设用地按规定恢复为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功能用地。②推进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将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相结合,打造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复合生态系统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地提质改造、流域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科学诊断识别区域内主要生态问题,明确生态保护修复目标,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措施,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促进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维系村庄原有肌理,注重保护山体田园、河湖湿地等自然肌理结构形态的原真性、完整性、连贯性。因地制宜保留传统村落原有水塘、溪流等水系结构,保留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尊重区域河湖水系的自然规律,按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滩则滩”的原则,合理布局生态廊道连通工程。提倡采取分散式、小型化、近自然生态修复措施,避免过度工程化。按照“因害设防、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构建乡村林带体系。田间道路宜与沟渠、林带结合布置,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乡村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③打造宜居宜业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将协调人地关系与提升人民满意度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加强农业空间污染源管控,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庄河塘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从农田生态整治、房屋庭院美化、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将村庄自身文化及产业特色等融入景观设计,兼具生产生活实用性、生态景观观赏性和文化旅游发展服务性,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④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在农村废弃物资源再生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如废气、废水、废渣、噪声)。设计和应用污染控制技术,确保农村废弃物资源再生过程符合环保要求。针对不同废弃物的高效、环保、经济的回收利用技术,分析国内外再生资源市场供需和价格趋势,对接上下游产业(如将再生塑料卖给日化包装企业),管理和优化再生资源的回收、物流、仓储和贸易供应链。6.地形图测绘:按照测绘规范中1:1000地形图要求开展镇域范围内(90.82平方千米)地形图测绘,包括不低于0.2米精度的正射影像图。7.保密要求:供应商负有保密义务,工作涉及所有信息不得擅自提供给其他单位以及利益相关方。对提供不实或内容虚假的结果以及擅自对外提供相关信息的,除由供应商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外,采购人可采取必要措施终止合作,情节严重的,依法提请有关部门追究供应商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8.成果要求:需符合《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行)》《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审查要点(修订)》要求,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批备案。 服务标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权属调整方案需符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行)》《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审查要点(修订)》。测绘地形图成果需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正射影像图精度不低于0.2米。 |
五、评审专家名单:程甜生、陆桃正、吕熙霞、彭科翔、彭玉珍、李杰、李翠玲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1.收费标准:定额收取
2.金额:4.3万元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他补充事宜
中标供应商的评审总得分:86.72分;
中标供应商的评审报价:2880000.00元。
九、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人民政府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
联系方式:15256657355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池州安实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清风大道中央广场三号楼四楼
联系方式:1865666080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吴琴
电话:18656660806
十、附件
1.采购文件
2.中标结果公告
3.主要中标标的承诺函
4.中标供应商评审总得分表
5.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