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根据随机抽取结果,长裕控股等12家公司入选。相比今年第一批只有2家公司入围,这次阵容强大了许多,也使市场对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充满期待。
IPO现场检查是审核环节的有效方式,是严审IPO的重要举措。它能让审核者深入发行人现场,内外核查其财务真实性,震慑力大。以前IPO公司大多“一查就撤”,但去年新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明确,检查对象撤回申请不影响检查及后续处理,一些公司才硬着头皮接受。
此次第二批名单一次性涵盖12家公司,是近年来抽查数量最多的一次,落实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成倍大幅增加现场检查”的要求,对把好A股市场“入口关”意义重大。
从12家公司IPO上市交易所分布看,8家拟登陆上交所,含3家上证主板、5家科创板;4家拟登陆深交所,含3家深证主板、1家创业板。而今年首批2家,也是1家创业板、1家科创板。这意味着前两批IPO现场检查名单里,无拟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即现场检查“遗漏”了北交所IPO公司。
笔者认为,严把IPO审核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应涵盖北交所公司。证监会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也适用于北交所IPO公司。因此,北交所IPO公司也需接受现场检查。
而且,近年来北交所的IPO公司受理、审核及发行上市安排数量远超沪市与深市,成为新股发行上市的主要通道。既然更多公司选择北交所,按证监会25%的检查比例要求,北交所需要更多公司接受IPO现场检查。
不仅如此,许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是从沪深交易所撤回IPO申请的,甚至有的是因为抽中现场检查“一查就撤”的。这些公司被投资者认为可能存在问题,更需接受IPO现场检查。尤其是“一查就撤”的公司改道北交所,应作为“问题导向”纳入检查名单。
IPO公司有权选择在哪家交易所上市,只要符合该交易所的条件即可。但无论选择哪家交易所,都应接受同样的严审,直面现场检查。因此,在IPO现场检查上,需公平公正对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及所有上市的IPO公司,不能只关注沪深交易所而忽略北交所。(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