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询价转让不能从根本解决股东减持问题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11月25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最近,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公司第三大股东黄世霖询价转让1%股份一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也引发市场对“询价转让”这一减持方式的聚焦。黄世霖本次拟转让4563.24万股,按初步确定的376.12元/股计算,将套现近172亿元,创下A股询价转让金额新纪录。

询价转让并非宁德时代首创。2020年,该机制率先在科创板试点,随后创业板引入。制度落地以来,共有223家公司完成322单询价转让,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累计市值超1700亿元。其中,今年已有147家公司实施162单,金额达998.79亿元。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以近172亿元位居榜首,远超其他股东。

科创板推出询价转让试点,就是引入机构资金为原始股东减持接盘,分散大额减持对市场的冲击,从而稳定股价。从宁德时代本次操作看,效果似乎确实如此:11月13日晚披露消息后,14日仅跌2.76%,随后两日再跌3.3%、1.48%,并未出现大幅跳水。若按传统减持方式,面对172亿元抛压,股价恐难逃重挫。

正因股价未现剧烈波动,舆论对询价转让一片叫好。然而,询价转让并非“一贴了之”的灵丹妙药,更无法根治A股减持顽疾。

首先,询价转让并非对所有原始股东都适用。机构不是“活雷锋”,愿意接盘,要么看好公司基本面,要么认为价位足够便宜。因此,他们只肯为优质公司或低价筹码买单,平庸公司或高位股票很难请动这些“接盘侠”。

其次,拉长视角看,询价转让并未消除减持压力,只是延后。受让股份有6个月锁定期,期满后机构同样要套现;无论谁接盘,最终筹码都要市场消化。一旦行情转弱,扩容带来的抛压仍会显现。

因此,询价转让治不了A股减持“顽疾”,必须对症下药、釜底抽薪:一是优化股权结构,把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持股压到30%以内,首发限售股总量控制在50%以内;二是升级减持规则,股价破发、分红未达募资额或业绩“变脸”的,首发前股份一律不得减持。只有制度“扎紧篱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减持难题。(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