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期限:合同签订后至2025年12月31日(具体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履约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具体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付款方式:签订合同后,预付40%的服务费,其余费用在供应商最终服务成果提交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结清。
★一、监测范围和任务
1.监测范围
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分布的沈阳、大连、鞍山、锦州、阜新、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9市24县(市、区)。
沙化土地分布在沈阳(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大连(瓦房店市)、鞍山(台安县)、锦州(黑山县、义县)、阜新(阜新县、彰武县)、盘锦(盘山县)、铁岭(昌图县)、朝阳(建平县、北票市)、葫芦岛(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绥中县、兴城市)等9个市19县(市区)
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朝阳市7个县(县级市、区),分别是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北票市为沙化和荒漠化重叠监测区。
2.监测任务
在2024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以遥感分析处理为主,地面调查为辅,建立指标体系,构建模型,进一步完善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监测体系。分析荒漠化和沙化变化趋势、变化原因,探究影响荒漠化和沙化进程的关键因子,形成各类型沙化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程度、分布和植被综合盖度等动态变化情况,跟踪评价沙化荒漠化治理成效。
3.重点监测区
辽宁千里阻沙带建设区为重点监测区,包括昌图县、康平县、法库县、阜蒙县、彰武县、北票市、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市等9县(市)。
★二、监测方案
1.技术路线
以遥感分析处理为主,地面调查为辅,结合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植被综合盖度、植被生产力、生态系统质量、荒漠化和沙化变化趋势,探究影响沙化和荒漠化进程的关键因子,采用植被覆盖度等植被指数和大风日数、沙尘天数等气象指数评估荒漠化沙化治理效果。
2.地面调查
结合遥感分析,开展地面辅助调查,验证遥感分析结果,每县不少于3个调查点。
在2024年动态监测基础上,根据可达性在沙化土地分布的19个县市区设置57个长期固定观测点,在荒漠化土地分布的7个县市区布置21个长期固定观测点,每年进行对其荒漠化沙化程度评估(固定点位上拍照形成时间序列),与遥感监测对比,验证遥感监测精度。
3.荒漠化和沙化年度变化监测
优化模型,完善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诊断技术,按照国家公布的荒漠化沙化等级分类指标,分析荒漠化和沙化变化趋势,形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程度、分布等的年度变化情况。
4.荒漠化沙化治理效果评估
从植被、气象等方面,评估荒漠化沙化治理效果。
(1)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在全省范围内,采用10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辅助调查等数据,分析形成2019—2025年的植被综合盖度监测结果。在重点监测区,采用1米分辨率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并计算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提升速率,与整个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比较,确定不同治理措施的荒漠化沙化治理成效。
(2)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分析:采用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分辨率优于500米)、地面辅助调查等数据,分析形成2019—2025年的生态系统质量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将分辨率提高到10米,评估荒漠化沙化治理对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
(3)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监测:采用国际通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计算其2019—2025年的分布格局,与实际监测数据之间建立关系,深入分析其变化趋势,评估荒漠化沙化治理对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的作用。
(4)降低大风发生次数的概率评估:2019—2025年间,整个监测区内,计算速度大于等于5m/s大风发生的次数,分析其变化趋势,探讨与荒漠化沙化治理之间的关系。
(5)遏制沙尘、扬沙、浮沉效应分析:2019—2025年间,整个监测区内,分析沙尘(PM10)、扬沙(PM2.5)和浮沉(PM1)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与荒漠化沙化治理之间的关系。
5.驱动力分析
在区域尺度、图斑和像元尺度上,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因子的贡献率。
★三、预期成果
1.植被综合盖度数据库:基于国家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库的植被综合盖度矢量数据库。
2.植被覆盖率分布图:2025年分辨率10米的植被覆盖率分布图。
3.生态系统质量分布图:2025年分辨率10米的生态系统质量分布图。
4.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分布图:2025年分辨率10米的沙化程度分布图。
5.荒漠化和沙化敏感区域分布图:2025年分辨率10米的沙化等级分布图。
6.年度监测报告:说明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结果:介绍上述数据库和图件,分析动态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关键因子,提出对策和建议,评价治理成效等,重点监测区需作为单独章
节。2025年11月底前形成监测报告。
参加辽宁省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未进入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的,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 “首页—政策法规”中公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的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填写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联系人等简要信息,由系统自动开通账号后,即可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具体规定详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程序的通知》(辽财采函〔2020〕198号)。
1、供应商在获取招标(采购)文件过程中,应正确填写并如实填写联系人、联系方式、邮箱等相关信息,如因信息预留错误而未能与其及时取得联系,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 2、供应商须自主学习电子标书的制作教程,具体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首页-办事指南”中公布的“辽宁省政府采购网供应商制作电子标书操作手册”;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制作。如未按照要求制作,将会影响文件的上传,造成的所有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 3、本项目投标(响应)文件递交采用辽宁政府采购网网上递交及备份投标(响应)文件现场递交(电子U盘或光盘)两种形式同时执行的方式进行,供应商须确保备份投标(响应)文件与电子评审系统中上传的响应文件内容、格式的一致性。如因供应商自身原因导致未在规定时间内在辽宁政府采购网上递交投标文件或仅提供备份投标(响应)文件的按照无效投标(响应)处理,具体操作流程详见辽宁政府采购网相关通知。 4、供应商需在响应文件中提供备份文件与电子评审系统中上传的投标(响应)文件内容、格式一致的承诺函(格式自拟),开标时,供应商自行准备投标解密所需可以登录辽宁政府采购网并成功进入账号的电脑以及CA认证等设备,供应商对响应文件进行网络电子解密应在30分钟内完成。 5、供应商在投标(响应)的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辽宁政府采购网公告信息,及时获取更正公告等相关信息,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 6、供应商在电子评审活动中出现以下情形的,应按如下规定进行处理: (1)因供应商原因造成投标文件未解密的; (2)因供应商自用设备原因造成的未在规定时间内解密、上传文件或投标(响应)报价等问题影响电子评审的; (3)因供应商原因未对文件校验造成信息缺失、文件内容或格式不正确以及备份文件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影响评审的。 出现前款(1)(2)情形的,视为放弃投标(响应);出现前款(3)情形的,由供应商自行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