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上市公司回购应更多用于注销而非股权激励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11月04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地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工作。”笔者认为,这为优化回购股份的用途指明了方向。

此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持续攀升,但回购股份的用途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截至今年8月6日,年内431单回购计划中,有79单用于注销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占比18.33%;有298单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占比69.14%,后者仍为主流。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后续处理方式,直接决定了其对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的影响。如果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而行权条件设置过低、业绩考核指标过于宽松、授予价格偏离公允价值,那么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演变为向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进行利益输送的工具。这不仅难以激励团队,反而可能摊薄甚至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

上市公司从投资者手里回购并注销股份,真金白银直接交到投资者手里,增强了其获得感,也可直接减少公司总股本。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将得以提升,从而直接增厚剩余股东的权益,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股价。

要引导上市公司将更多回购资金用于注销,需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引导和强化市场约束,多管齐下。

一是明确只有回购注销才视同现金分红。2024年《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第十条规定,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但2025年《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视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两个政策似乎存在微妙差别:后者只区分回购方式,而不区分回购用途,导致回购用于股权激励也可能享受视同分红的政策,这明显不合理,因为这些资金并未流入投资者手中。

建议将上述第十八条明确修改为:回购注销金额可纳入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作为库存股保留的回购股份,不视为现金分红。

二是强化监管政策与信息披露要求。建议交易所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信息披露规则,特别是对计划用于股权激励的回购,要求公司详细披露激励方案的核心条款(如行权条件、业绩考核指标、定价依据等)及其合理性论证,并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每股收益摊薄影响。对于行权条件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公司历史业绩的激励方案,监管部门可采取问询、约谈等方式,督促其修改完善,防止利益输送。

三是将回购注销纳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建议将“股份回购注销比例”“回购注销对每股收益的增厚幅度”等指标纳入上市公司治理评估体系,并作为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注册许可的参考因素。对积极实施回购注销、持续回报股东的公司,在监管审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树立市场标杆。

四是强化中小股东话语权。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健全中小股东投票机制,特别是对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股权激励方案,应引入分类表决机制,确保方案符合多数中小股东的利益。

五是加强市场化约束和舆论监督。鼓励证券分析师、财经媒体等市场力量积极关注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实际用途,对回购股份用于“低标准、高优惠”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引导投资者关注回购的实质效果,而不仅仅是回购公告本身,通过“用脚投票”促使公司管理层更加审慎地决策回购资金的用途。

总之,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最终用途,也是检验其回报股东诚意和资本配置智慧的重要试金石。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而非股权激励,是尊重投资者、践行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直观体现。有关各方应协同用力,推动回购真正成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利器。(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